MENU
组织架构
  • 联合实验室
  • 研发中心
  • 企业孵化器
组织架构
研究方向
  • 联合实验室
  • 研发中心
成果与动态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在全省各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热潮兴起之际,6月6日马秋林副省长带队来到苏州,对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等四家企事业单位展开调研。常务副院长孙玉宁介绍研究院发展历程与孵化机制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主要集中于微创手术机器人、康复/辅助机器人、数字化医疗装备、智慧医疗设备等几大方向的项目研发与项目孵化。研究院秉承开放融合、创新协同的理念,集聚“政、产、学、研、医、检、标、资”优势资源,建设多级孵化机制,成为苏州高新区重点发展战略——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孵化平台,并于2017年签约省大院大所重点项目。在苏州高新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研究院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孵化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国际领先的项目。研究院已经成为国产医疗器械高精尖项目落地的优质平台。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玉宁引领下,马副省长一行饶有兴致的参观了研究院蓝海天使展馆,了解研究院孵化项目微创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人工皮肤、放射监测仪、脊柱椎弓根植入机器人、脑卒中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等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苏州信诺泰克总经理张昕介绍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苏州信诺泰克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属于IVD领域的免疫检测细分子行业,用于检测人体体液内痕量含量的物质。目前,国外十大品牌占据90%的高端市场。现有产品均为封闭系统,医院议价能力比较弱。信诺泰克产品的特点是检测速度快,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匹敌国际大品牌;此外,本产品为准开放平台,兼容能力强,提高了医院议价能力,有望进一步降低患者检测费用。在了解到产品已经进入药监部门审评阶段后,马秋林副省长提出产品走进南京、上海大型医院的殷切期望,也强调企业发展和市场的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苏州康多机器人技术人员演示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操作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微创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四臂手术机器人产品,机器人可快速按医生需求摆出各种手术姿态,能够完成胸腹腔微创手术,大幅度提高医生手眼操作能力,为医生安全高效完成各种高难手术保驾护航,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为国内微创手术机器人整体行业发展提供助力。主从一体式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实时复现操作者手部动作的新型智能手术机器人,可在狭小手术空间内实现多自由度运动,既保留了手术机器人操作灵活的特点,又大大降低了成本,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未来有望创造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
[ 2018 - 06 - 11 ]
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成为“中国医工整合联盟”首批常务理事单位
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成为“中国医工整合联盟”首批常务理事单位
1月29日,中国“医工整合联盟筹备成立大会暨医工整合高峰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中国医工整合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为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倡导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起成立,联合了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排名前40的知名高校,全国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国内顶级从事医工交叉的科研院所及40家国内顶级三甲医院,医疗器械领域知名投资机构。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成为联盟首批常务理事单位,孙立宁院长受聘联盟常务理事。      联盟旨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以政、学、研、产、医、工一体化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富有人文精神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医工整合人才,促进前沿工程技术在解决医学相关问题的转化应用,增进医学知识与工程技术手段的融合,加快更具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医疗器械的产业化,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医工交叉的发展之路,为保障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惠彬、俞梦孙、张英泽、赵沁平、黄庆学、王华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等7位院士出席活动,来自全国著名三甲医院、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220余家单位的400余位业界专家就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发展趋势及医工整合创新的前景展开了热烈交流。       会上,与会单位通过了《医工整合联盟章程》,选举樊代明院士为联盟名誉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北航樊瑜波教授为联盟首届理事长。北航校长徐惠彬院士代表北航和联盟理事长单位致欢迎辞,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张英泽院士为大会致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北航校长徐惠彬院士、副校长房建成院士、联盟首任理事长樊瑜波教授、海淀区李长萍副区长、中关村发展集团宣鸿总经理等共同为联盟揭牌。       在医工整合高峰论坛上,来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排名前列的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专家就医工整合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布了主旨演讲,来自医工产业的知名投资机构嘉宾则主要就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和成果转化进行了探讨。产学研医的深度沟通,折射着对医工企创新合作的思考,联盟的成立将推进各创新主体在产学研医方面的合作,大力促成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
[ 2018 - 01 - 30 ]
第八届“RMB”产学研创新之路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第八届“RMB”产学研创新之路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第八届“RMB”产学研创新之路高峰论坛,在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协办下,于2018年1月18日在苏州高新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得到政产学研各界领导、专家和企业界朋友的关注和支持,近200 人的会场高朋满座。        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虎丘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吴新明为大会致辞,向与会嘉宾介绍苏州高新区产业发展和布局,并祝本届“RMB”产学研创新之路高峰论坛圆满成功。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虎丘区委副书记、 区政府区长吴新明致辞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顾彩亚、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王国荣、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主任顾海明、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苏良也莅临会场,为论坛的顺利召开给予支持。江苏苏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敬东、长江流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联盟秘书长周明玉在大会致辞。来自机器人R(Robot),微纳制造与微纳机器人M(Micro-nano manufacturing),生物制造与仿人机器人B(Bio- manufacturing)等前沿技术的专家学者为与会嘉宾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汇报演讲,相互交流技术应用、产业拓展、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经验。江苏苏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敬东致辞 长流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联盟秘书长周明玉致辞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志江教授做主题演讲手术机器人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罗均副院长做主题演讲海洋无人艇自主控制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部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欧勇盛研究员做主题演讲机器人智能控制与交互技术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佛山市新鹏机器人公司总经理秦磊发表主题演讲智能制造时代工业机器人发展机遇与挑战中瑞科技董事长周宏志做主题演讲中瑞科技3D打印创新之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连庆研究员做主题演讲机器人标准化现状和动态苏大相城研究院机器人检测中心主任瞿卫新做主题演讲服务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商品化探索埃斯顿自动化集团机器人研究院敬淑义院长做主题演讲工业机器人国际最新进展与关键技术苏州卓尹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成科做主题演讲多层异种复合材料连接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院长陈新度做主题演讲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视觉智能...
[ 2018 - 01 - 30 ]
联系我们
成果与动态
  • 孵化成果
成果与动态
公司介绍
当前是中国逐步实现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化,推进产业革命的重要时期。当前,中国老龄人口比例已经占据非常高的比例,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老龄化程度会越来越大,同时我国也是残疾人口大国,医疗保健,健康服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伴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人们对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医疗产品需求日益强烈等因素的作用下,医疗机器人产业以及我国医疗机器人标准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思考与尝试中摸索规律,不断推动文明逐步摆脱落后走向先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正是我国在世界科技强国林立的局面下,通过创新赶上并超越的重要领域。2015年以来,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也提出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面对中国巨大的智能化医疗市场的需求、面对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对智能化产业的政策扶持的机遇、面对社会各界对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切实需要,研究院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中,担负起历史使命,依托苏州高新区地缘政策优势,努力尝试”产学研医检”五大环节的联合创新,加快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深度产业化,制定与世界同步接轨的中国医用机器人标准。真正地为中国人民造福,解决民生需求,用科技、用智慧、推动中国的进步,民族的发展!
成果与动态
公司成立于2014年,技术团队由多位机器人技术专家和资深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团队掌握手术机器人及临床应用的核心技术,已成功研发2款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相关产品完成定型并通过了型式检验,已开展动物和临床试验。申请和授权专利50余项,总体研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要研发方向和产品:专注于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持式腹腔镜手术器械;腔镜手术培训系统等。取得的成果:苏州康多公司及其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计划以及江苏省、苏州市多项人才政策的大力支持,有效地推动了产品的研发进展:国家863计划:专科型微创手术及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国家863计划:微创腹腔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研究国家863计划:腹胸腔微创手术机器人示范系统研究科技部人才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人才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苏州市人才计划:姑苏领军人才、苏州高新区领军人才
2015年成立,注册于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公司以筛查性核酸检测,尤以妇幼保健、老年病和慢性病为立足点,侧重覆盖肿瘤标志物、心脑血管疾病等筛查性检测,以各级医院及各级检验中心为主。研发方向及主要产品:公司发展方向是遗传病及恶性肿瘤发生有关的突变基因(gene mutation)的检测和与之相关的细胞形态学上的研究,它是遗传病和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及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它对阐明遗传病和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诊断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PCR技术的出现及近年来以PCR技术为基础,结合传统技术的突变基因分析方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快速、简便、准确的基因分析途径。
公司成立于2015年,坐落在高新区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是一家从事互联网+智慧养老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拥有朝气蓬勃技术全面的团队,硕士研究生占90%,核心技术人员均为高级工程师级别,技术团队主要成员来自于高校院所。运营团队主要由医生、护士、护工、家政服务人员。运营团队通过专业培训,更专业的掌握智慧养老服务及健康管理。公司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养老机构及专业的体检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时刻把握国内健康养老的一线需求,并协助医疗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健康服务。主要研发方向和产品:公司致力于可穿戴智能硬件设备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智慧养老及慢病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以苏州为中心的全国智慧养老大数据中心,实现智能终端及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分类、分析,最终搭建集健康监护、医护应用、远程会诊、呼叫服务、即时通讯、慢病管理、无线定位、020于一体的智慧养老及慢病管理云平台,服务于百姓健康,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研发实用可靠的CT低剂量和定量化技术,包括锥束CT散射修正及其引导的放射治疗在线靶区勾画和剂量验证、双能CT低剂量成像用于人体组织成分识别和超低剂量快速CT重建算法进行术中在线图像引导等。核心技术团队将CT成像物理过程重塑、数学优化方法、实验物理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工程与临床相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优势,在CT成像方法设计和临床应用研究领域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公司主要研发方向及产品:专注于低剂量锥束CT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低剂量CBCT。主要成果: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科技部863计划“青年科学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2016年度省151人才工程专家等......2016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团队组一等奖第一名;2016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优胜奖。
成立于2016年,首轮融资1500万元。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内,由于老龄化的加剧,康复训练需求的不断增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世界康复机器人市场将由几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6%。而现有产品多数较为笨重,价格昂贵,使用效果不理想。瑞步康希望尽快推出产品,给现有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带来产业的革命。最重要的是,给广大行动不便的人提供高性价比的康复辅助产品,让老百姓用得起,让高端智能设备平价化。主要研发方向及产品:  专注于高端康复、辅助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轻量级智能假肢。
应用领域:心室辅助装置(俗称人工心脏)为一种心血管外科用医疗器械,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情况,包括爆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衰、创伤性事故引起的心跳骤停,比如H1N1、重度外伤、溺水、气体中毒、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休克等。本项目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人工肺形成完整的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产品成熟度:中短期人工心脏在发达国家早已被确立为救治急性和慢性心衰患者的有效手段,短期人工心脏在上世纪末就被作为标准的急救设备,普及到几乎所有能实施开心手术的医疗机构。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进行790万台的心血管手术,在人工心脏技术出现后,每年心血管手术中的使用量已经达到4万台,体外人工心脏的用量占8千台,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加。我国尚未有任何类型,包括国产和进口的人工心脏(能够提供超过一个月的循环辅助)进入临床应用。本项目是面向此重大市场需求、有明确对标产品的产业化项目。
精品推荐
Copyright © 2017 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